|
http://sx.lcxw.cn 来源: 添加日期:2020-07-28 20:12:22 点击: |
|
|
我们常说,要强化问题意识,突出问题导向,这是符合事物矛盾运动基本原理的。但是,承认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,并不代表有些问题的出现和存在是“天经地义”、不可避免的。
所以,当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形态各异的方式暴露,当某些问题错得可笑、笨得可怜、懒得可悲,尤其是经最具广泛性、普遍性监督特点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方式晾晒、放大后,作为问题的第一责任方,在众目睽睽中揭短亮丑,是仅限于脸红出汗如坐针毡,还是治短立行开出药方;是避重就轻隔靴搔痒,还是逆水行舟激流勇进;是仅限于就事论事地改,还是刮骨疗毒地变,对于主政一方者而言,其实这更是一个为己做官还是为民做事的问题,其间蕴含的价值观、政绩观,理应接受全民检验。
7月23日晚,山东广播电视台《问政山东》通过对聊城的直播问政,曝光了6个具体问题。针对曝光的问题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李长萍连夜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,通过“五个强化”的工作措施,在对所曝光问题明确整改时限的同时,更围绕举一反三寻求发展对策。
此次曝光的6个问题,涉及教育、环保、网络交易平台等,每一个问题都非常具体、实际,也很尖锐。查摆问题,纠正问题,做好应做之事,这是份内。做不好,就是不折不扣的失职。接受全民监督和检验,更是“以人民为中心”政绩观的内在表现之一。从这个角度而言,解决已暴露的问题是应有之义,而怎样才能少出问题、不出低级问题,才更应探本追源。
以解决问题作为,以少出问题担当,就是既要就事论事地改,更要刮骨疗毒地变。相较于屏幕上的痛彻心扉和豪情壮志,问题整改得怎么样,举一反三得又如何,老百姓的评价最直观。我们每个人都是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这个“中心”。一条清澈的河、一片蔚蓝的天、一次尊重的礼让、一个友善的微笑……每一种直观的改变,每一种改变的细枝末节,都有老百姓柴米油盐的体验。工作的问题说工作,态度的问题说态度,作风的问题说作风。强化问题意识,不仅仅是发现问题不护短、直面问题不回避、剖析问题不遮掩、解决问题不敷衍,更是通过疗愈懒政怠政,消弥制度性缺失,规范权力运行,“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,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”,真正赢得老百姓的口碑和发自内心对执政者的拥护。
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。这是一个“一山放过一山拦”的发展阶段,既要丢掉“只摘桃不栽树”的急功近利,更要有打基础、利长远的政绩观。这是一个发展靠主动作为、靠不断创新的时代,新问题老问题、大问题小问题,都是不能放过的问题,原本应该避免却出现的问题更是问题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,把各种各样的问题都看成是当下的问题。既要有“平治天下,舍我其谁”的担当,更要有一任接着一任干,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定力。
世人提起聊城,往往对历史文化名城、河湖秀美、自然人文景观众多等城市关键词津津乐道,未来提起聊城者也必定大有人在。显而易见的变化百姓可见,谋基础、利长远的变化,未来可见。为“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 生态聊城”的城市标签,流传更多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锦绣文章,未来才能保留对聊城的更多欣赏。
来源:网信聊城